日期:2025-08-05 09:31:11
堂屋(中堂)是中式建筑的主要象征,也是中式合院的最主要空间,是从三间房[1]的建筑为始配多多,经左右厢房搭配为三合院。而现代农村自建房如果需要安排一间堂屋可以一方面满足现代农村家庭仪典,另一方面要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本文提供三种方案,计有传统配置、及节约配置一与配置二。
(1). 堂屋内的家具传统配置
以房间的中轴线对称,翘头案靠主背墙(面对主入口的墙),条案的中间插入八仙桌(祭拜时八仙桌拉出放置祭品)。八仙桌两侧放置两张太师椅。太师椅前留设一条横向走道,方便主人入座。
太师椅的左右两侧为两条基线,客位必须放在两条基线之外(0~45cm左右)。客人座位的后面留设一条走道,宽度在90公分到75公分之间,此条走道是旁人帮客人上茶的走道。
客位可以一侧为3座4座。两座之间需要放茶几配多多,两边对称。
客位不要直接接触房屋与前廊的界线,一来是免除经过人员过于接近访客(60cm~90cm),二来留设廊门的门扇开启位置(60~75cm+门扇宽度)。
图 1有侧道、后门之堂屋的配置图
(1). 堂屋内的家具节约配置一
主要是省掉客位后面走道,直接贴墙。可以节省1.2m~1.9m的空间。可以将太师椅垂直基线向外30cm配置客位,以便于太师椅座位容易看到所有客人而容易沟通。
由于现代堂屋会成为独立空间配多多,除了正面入口,需要适当安排的采光与通风。
图‑2堂屋节约配置一-无侧道
(1). 堂屋内的家具节约配置二
因为现代社会不常利用堂屋来接待访客,应该考虑弹性使用,如婚礼中拜堂或拜别父母的仪式空间,或做为节庆时的主桌(长辈桌,原有餐厅的餐桌为小孩桌)。
除基本的跷头案与八仙桌外,太师椅前留设横向通道,以连通其他空间,便于与其他空间作内部联通。
节省配置的房间净宽尺寸约:餐桌直径128cm+65cm*2+至少单边走道(60~80cm),为320cm~340cm。
堂屋的长度为翘头案+太师椅与八千桌深度略同约96cm+横向通道80cm,餐椅拉出长度30cm+餐桌130cm+餐椅全拉长度65cm+堂屋大门单扇80cm,共计481cm。
在这个尺度之下,可以弹性使用为A式:放置主餐桌可进行年节聚餐,而让聚餐时可以让客厅大门仍可方便开启关闭(寒冬可以保持室内温度,夏天冷气不外溢),B式:两侧放置中式客椅可以议事,C式:两侧放置中餐椅,亦可议事。
图 3堂屋节约配置二-三种弹性使用
现代堂屋需要能保有传统的形制外,并应能适应农村生活形式-节庆聚餐、进行节庆仪典,更要能配合现代生活的需要-温度控制、与其他生活空间联系-内走道的住家空间(传统采用抄手游廊的外廊道联系)。农村自建房的堂屋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成为家户的门厅,由于自建房的宅基地不大,少有空间设置照壁或垂花门,而堂屋则让进入住家时更有仪式感。 [1] 面闊為三開間的單棟建築。
广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